加强同业存单监管?昨天这个消息引发全市场的关注!
今天几乎所有券商固收分析都在讨论同一个传言:传央行将把同业存单从银行应付债券口径划入同业负债口径,受30%上限和MPA考核限制。
根据2014年5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的要求,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1/3;2016年央行MPA考核又再次强化对于同业负债的考核,并根据机构重要性,对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重给予不同的考核分值。
同业存单增长受限 银行套利扩表模式或被迫改变
天风固收孙彬彬团队称,2015年以来同业存单市场发行规模不断壮大,成为不少存款机构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是故同业存单是否纳入同业负债将比较大的影响银行机构行为。
据天风测算,即使纳入同业存单,整体商业银行负债中同业负债占比距离33%仍较远。但同业负债占比在不同机构间分化较明显,大型银行总负债中同业负债占比较低,明显拉低了整体平均水平。对于中小型银行而言,纳入同业存单后总负债中同业负债占比在25.8%,距政策上限相对更近。
孙彬彬称,由于同业存单的边际发行主力已经是中小型银行。如果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将影响同业存单市场的潜在增长能力。即使得资金难以通过同业存单的方式从大型银行向中小型银行传递。
孙彬彬指出,如果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其最主要影响之一在于:
原先处于加杠杆状态的银行机构难以再利用同业存单来扩大资产负债表,从而会促使过去的扩表和套利模式的改变,政策目的在于减少货币空转,进一步推进金融去杠杆。
对于可能受限的机构而言,则会抑制其资产端的扩张,具体的影响可能要视未来政策具体如何落实而定。但对于大型银行机构而言,其原来配置同业存单(或者通过货币基金间接配置同业存单)的资金可能需要重新寻找配置途径。整体来看在调整形成新稳态后,可能会使得金融债-国债利差、信用利差走扩。
屈庆团队则称,监管加强对于同业存单的管理,实际是对银行负债端盲目扩张的抑制,同样体现去杠杆背景下,督促资金脱虚向实的监管意图。如果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科目,将抬高中小银行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重,部分银行或将超过监管限制范围从而被动降低负债规模。
同业理财将首当其冲 债市或大受冲击
中金的张继强称,如果同业存单纳入127号文同业负债,相当于直接进行了规模限制,堪比当年127号文对同业存款的冲击(但同业存单当时超标并不严重)。当然目前还不清楚会否做此调整,或者会否新老划断或者给予足够的缓冲期,其对债市影响还是巨大的:
目前诸多中小行和部分股份制行占比超标,如果政策倒逼缩表。在整体缩表过程中,债市需求会明显收缩,尤其是同业理财由于可赎回,将首当其冲,处境堪比流动性冲击中的公募债基。
值得多提一句,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谁也不知道何时出何政策、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而且一旦突然下跌,大家都会想想别人是不是更有信息优势,反而导致强化日内调整压力。策略上防守反击还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坚持,密切关注利空反应最充分的点(比如12月份的CD和国债期货IRS),等待超调和基本面变化带来的反击机会。
另外张继强称,金融去杠杆过程中,整个金融体系的钱都会减少,不存在所谓债市资金搬家到股市。股票投资者应该关注:
1、理财收益率上行导致的机会成本提升问题;2、万能险监管加强,股市举牌等资金流入方式减少。理财扩张乏力甚至缩表为定增配资的能力会略有弱化。